疫情下的直播:從無聊經濟到流量擔當 會一直火下去嗎?
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,免費地教育了用戶,人人都成了線上直播的忠實擁護者。從直播賣貨、直播做飯、直播游戲、直播健身、直播擼貓、直播課程……各種直播充斥眼球,應接不暇,給無聊的宅家生活帶來了無盡樂趣。
記得四年前斗魚和映客剛火起來的時候,當時的直播在很多人眼中都是“無聊經濟”的代表,那時候還沒有李佳琪 也沒有李子柒。讓筆者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,是在斗魚直播的主頁看到一個90后的萌妹子,直播糾結兩天沒有洗頭的事情,當時表示很不能理解;就在同一年,部 門聚餐時候也有新新人類,拿出手機一邊吃飯一邊直播,60后和70后的同事出境露臉多少都有點不好意思,誰能想到四年后的今天,在宅家一兩個月以后,這撥 人也紛紛被后起之秀直播平臺抖音、快手等成功圈粉,進行了潛在的流量“收割”。
不僅是普通人,疫情下的企業也在積極自救,各路大佬紛紛露臉走上了直播帶貨的潮流。
西貝的賈國龍在疫情最初期的首場語音直播中,吐露手上資金最多撐3個月,一句話火爆全網,而意外之喜是說說話居然就被打賞了近萬元;羅永浩宣布進軍電商直播,千萬身價簽約淘寶和抖音平臺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,紛紛猜測他的首選產品會是啥;攜程的CEO梁建章在主動降薪為0后,也在近日完成了“直播帶貨”首秀:在海南三亞的亞特蘭蒂斯酒店人生的第一場直播中,收獲了1小時內賣掉了價值1000萬元酒店套餐的戰績。
直播帶貨背后的商業邏輯,其實可以理解為在5G時代和移動端普及下的“寵粉經濟”。正如某直播機構創始人的總結而言,機構主播通過實力 寵粉,把粉絲對他們個人的偏好,轉變成了信任;信任,帶來口碑;口碑,帶來傳播;傳播,又帶來更多粉絲的關注。更多的關注,又給品牌商家帶來更多新用戶的 了解。于是,越賣忠實粉絲越多,越賣合作品牌越多,一條“增強回路”就此建立。從對主播的偏好,到對主播的信任,再到對品牌的了解,寵粉經濟創造了一條逆 序建立品牌的路徑。而主播網紅們在幫助品牌的同時,自己也逐漸從網紅,變成了一個渠道品牌,李佳琦和薇婭就是典型代表。
互聯網產品永遠都是哪里有流量,哪里就有生意。而在“一切皆可直播”的風口下,兩類主打直播的平臺成為直播帶貨、講座分享、線上轟趴的最佳秀場。一類是,短視頻平臺如快手、抖音等具有低成本流量、海量主播等前端優勢,而另一類電商平臺如淘寶、拼多多、京東具有供應鏈、品牌商資源等后端優勢。不論從抖音、快手的日活用戶規模還是從它們的直播流水來看,都是首選平臺,而淘寶直播、拼多多和騰訊、京東等也在爭奪戰場。
擁有最敏銳嗅覺的投資人,早已經巨資押注。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從2012年成立之初,獲得了順為、晨興和曹毅、劉峻、周子敬個人的天使輪投資之后,在張一鳴的帶領下一發不可收拾,成就了引領全球短視頻潮流的巨無霸,后續進入的DST、海納亞洲、紅杉資本、新浪微博、 建銀國際、軟銀中國、春華資本、KKR等多家機構也幸運地抓住了新一波紅利;快手則在宿華帶領下牢牢把握了下沉市場以后,開啟了新一輪逆襲,其2019年 底對外宣布的最新融資吸引了云鋒基金、淡馬錫、博裕資本、騰訊、紅杉等機構的投資,而此前也有華人文化產業基金、光源資本、DCM、百度投資的站隊,股東 陣容頗為強大。
今日頭條融資歷程 來源:企查查
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超過5億人,其中四成直播用戶會購買直播中推薦的產品。當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在操有 方言的快手情感主播的帶動下,紛紛入手鴻星爾克5折運動鞋的時候,現在的你可能還頗為驚奇,或許用不了多久,他們在線上娛樂購物社交已經是常態,有望成為 拯救中國經濟的“流量擔當”。